上周六,在网络上听了陈兵教授的直播课《儒释道心性修养之道》,上午下午各3个小时,80多岁的陈老师精力充沛地概述了儒释道三家最核心的修养之道,内容不枯燥,通俗易懂,启发很大。
我非常认同陈老师的开篇结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核就是一种心性修养之学,而不是西方那种简单的一种思辨哲学。华夏之学重点在认识心性、修养心性,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直至一种超越境界。
基本上,我们已经共识,儒释道三大体系在历史长河中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如果提炼总结这三家的修行精髓,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就有很好的提纲契领的作用。
我边听边琢磨,根据我自己的学习心得,能不能用最简单几个关键词提炼这三家的修行之道呢?
好像很难,我想起曾经和几位小伙伴学习交流《大学》来学习儒家的修行之道,总结成儒家修行一句话就是三纲八条目,既“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当时我还突发联想,说佛家也有三八之说,就是三学八正道,既戒、定、慧三学和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条目。那么道家有没有类似三八之说,如果有,对大家记忆融汇是极有帮助的。
道家的书我看得很少,似乎可以总结三宝(道经师或精气神)八道(访道,求道,得道,悟道,修道,守道,成道,了道,),但比起儒家和佛家的三八概括,更多的注重过程的概括,而不是理论方法的总结。
既然不能用核心要义提炼,我又想到,能否从这三家追求的目标总结一下,这样好像就更加简洁明了。
很快,我就总结出来了,儒家追求成圣,佛家追求成佛,道家追求成仙。
儒家的孔子曾经把人分为5类,庸人、士、君子、贤人、圣人。非常粗犷地描述就是,庸人就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普通百姓,有时候也称为小人;士,就是读书人了;君子,就是那些读了书后修身追求崇高品德的人,但容易清高脱离人间;贤人,是不但具有崇高品德,还能去实践造福一方的人;最高等级的圣人,就是达到三不朽(立功 立德 立言)的顶配人物,整个中华史也没几个,除了公认的孔子以外,其他如王阳明、曾国藩都没有被广泛认同。修行的过程通过八条目而达到内圣外王,理论学习提高(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施行于修齐治平的实践而最终成为圣人。
佛家追求的是解脱,阿罗汉的果位就已经能脱离生死解脱了,为什么还要追求成佛呢?阿罗汉经过艰苦修行,最终身心六根清净,无明已断不受后有。最终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在小乘佛教,听闻佛法后修的最高果位。但是还不究竟不圆满,没有证到佛最终理解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阿罗汉自我解脱但无法普度众生,所以大乘佛教对佛法弟子树立的终极目标是成佛,建立更多净土世界。
道家是彻底出世的,但又觉得佛家的追求身后解脱过于遥远,追求是在世长生不老成仙,因此对许多需要立杆见效的世人影响很大。修炼主要分外丹和内丹,外丹是有形的丹药能够延年益寿,所以陈老师说唐朝大多数皇帝是吃丹毒死的;内丹就是通过炼气,形成虚拟的精华之丹打通经脉(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而修成人间神仙。
如果抓住这三家的修行目的,再展开了解修行理论和方法,就能快速了解三家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