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师兄来看我,茶与咖啡,聊了很久。
说来很有缘分,他来自贵州,很多年前我在杭州读书时,和高我2届的他在寝室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来看我下铺他的老乡,高大的身材和乐观朴实的性格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等到我毕业回宁波工作,在万余人的集团中竟然分配到和他在一个部门工作,真是不可思议的巧合。
可惜过了几年就分开了,但时有联系。
今天来,他告诉我,儿子要毕业了,也进了这家集团。
有意思的是,儿子也进了一样的大学,读了一样的专业,还住在当年我们认识的那座宿舍楼里。
虎父无犬子。
二
偷得浮生半日闲,从孩子聊起,我们聊老同事,聊看过的书…
可能气氛过于轻松,我像对兄长的他,时不时插播吐槽这里工作的鸡毛蒜皮。
他静静地听着,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眼神中透露出理解和包容。他的耐心,就像面前的茶水,温暖而不炙热。
”劝你看看苏轼写的《初到黄州》。” 他突然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玩笑。我拿出手机,搜索着那首诗,他则在一旁慢慢解释着: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三
虽然以前不太关注这首诗,但我还是知道”黄州“对苏东坡意味着啥,因为依稀还记得那句: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有点不甘心,”黄州“的比喻似乎有点灰暗,而且心里有点不愿意承认”老来事业转荒唐“。
“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苏轼的诗意不只是对现状的接受,更是一种超然的态度。“
他放下手中的茶,看着我,
“你不觉得,我们是否也应如他一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吗?况且,现在有稳定的稳定的”官家俸禄“,还是多做些事情为好”
四
送走师兄后,我去找了几篇关于苏轼那首诗的文章。
其实,黄州虽然是苏轼”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贬官的路上“的第一站,但黄州四年却可能是苏轼文学成就的最高峰时期。
有耳熟能详的有豪放派代表、宋词登封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豁达洒脱风格的代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传世文章《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书法瑰宝“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等等。
黄州也成就了苏轼成为一位”千古风流人物“。
但在翻看这些作品时候,我特别喜欢一篇他写的小文,读了几遍,真是妙不可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随后,我给师兄发了条信息:
何处无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