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问你什么是孝,你怎么回答?和回答“什么是汽车”不同,前者不是具体物体,而是一种抽象概念,一般解释抽象概念,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印证效果更好。
孔子老师就是这么干的,但是他的想法更多,他经常要根据提问人的情况、提问时候的环境状况等一些因素、甚至还考虑自身安危等情况,才回答,后来称之为因材施教。
在论语的为政第一中,孔子分别回答呢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次“问孝”的故事,精彩地诠释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
前两人是父子,后两人是学生。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虽然不同的回答却又指出了孝的一个特点,综合起来,我们就知道儒家乃至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孝道精神是什么了。
鲁国大夫孟懿子问孝,孔子简单地回答,无违(不要违背)后,论语的记载却戛然而止,没有下文。
为什么不要违背才算孝?这个答案却在孔子回家路上告诉了驾驶员(马车夫),不要违背就是不要违背一些约定成俗的礼仪,父母健在时候的礼仪,父母过世后的礼仪都不要违背。
这种尽孝的解释应该是针对一些要给社会做榜样的掌权者的,而且一点既明,点到为止。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上场了。
我发现几篇现代解释论语的文章里面,给这个老兄定制了个官二代养尊处优的人设,这些在史料中没看到有记载。
这样的人设是为了可以推导孟武伯花天酒地后搞坏身体,所以孔子借他来问孝来婉转规劝他爱惜身体就是尽孝,为了爱惜身体就要远离声色犬马。
我却更喜欢另外一种解释,孔子大概以为孟武伯要想继承其父的位置后治理社会,所以借他问孝委婉地规劝他要提高品德修养。
因为父母永远是关心孩子的身心方方面面,如果要尽孝就不要让父母担心一切,但是人吃五谷杂粮,总要生病,父母没其他可以担心就只担心孩子的生病了,意味着孩子品行很好已经不用父母担心了。
这种略微复杂的推论也许更让道学家喜欢吧。
后面回答学生子游和子夏的问孝,简单地总结就是行孝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和恭敬,核心词就是敬,加上上述的无违即为顺从的顺,就最终完成解释中华的孝道文化的两大组成核心词:孝顺和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