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有恐怖—————
中年佬幸福生活 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善有恶,有凡有圣:读《大学》这种四书经典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用?

每个月,我和同事会一起交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今年是学习四书之首《大学》。

学习经典,对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不会太反感,大多数抱着开卷有益的心情,温故知新,也就这样了。

但也不会积极主动去学,除了那些古汉语感觉不太友好外,总觉得这些大道理就跟絮絮叨叨的父母之言一样,道理都懂,就是没有兴趣去学这些古典鸡汤文。

我考虑很久,尝试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说一下我的感受。

主要2种,看传统经典,最大的裨益莫过于让人能有善恶之分了,其次知道有凡圣之分

善恶之分,非常简单。比如在大学八条目中的“齐家”之道在于”孝悌慈“,既对长辈要孝敬,对平辈要友善,对晚辈要慈爱。这些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本之道,毫无疑问是善道。

而在“修身”中提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指的小人无法“慎独”,私下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看见君子后就会感到羞愧,于是试图掩盖自己的不良行为。

这些普通的善恶之道哪怕自己做不到,也是能一眼就分别出来的。这更多是来自本能,就像孟子说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公孙丑上》)

我想说的是,传统经典之所以成为了经典,除了教我们基本善恶之道,更多会教我们更高级的善恶之道。

简单地用一件事来证明,就是如何分辨伪君子,再进一步,让自己不要做伪君子。

伪君子通常表面上装作道德高尚,实际上却心怀叵测,他们的行为往往与他们所宣扬的道德标准不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说一套,做一套。

这些人,有的伪装能力强,隐藏更深一点;有时积极上进,隐藏地更久一些。

如果心术不正,狐狸的尾巴迟早会露出的。

这种高级的善恶故事在传统经典很多很多。举个简单通俗的故事,大诗人白居易在《放言五首·其三》有这么四句话很有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四句话通过周公和王莽的例子,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不能仅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善恶不分,把“天下归心”的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篡权的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这就是善恶的高级之道,如果不从经典之中了解,哪怕在信息泛滥的现代,你也是很难有能力去分辨的。

这还不够,哪怕全面了解善恶了,如果没有去主张,没有去做,结果还是一团糟。

孔子在探讨“为政”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一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非常不错,但是,如果是通过依靠政令和刑罚,那么百姓可能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避免犯罪,但他们内心并不会有羞耻感,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改变并非出于内心的善恶之分和自我约束,而仅仅是为了避免外在的惩罚。

这时候,明君或者君子要引导社会治理往更高级的善恶之道发展:依靠道德的引导和礼制的规范,可以使人民从内心产生本能善恶之分和自我约束的力量,从而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这样的治理效果更为深远和有效。

我们身边很多时候这种场景应该很熟悉:明明是违反制度的错误行为,明明是不公平的处理,但是如果有领导包庇,有各自关系保护,基本上所有人会善恶扭曲,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大家都这样,我也没办法。

这种情况就是不知凡圣,以为天下人都一样:“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道义放两旁 把利字摆中间”

如果不读经典,你会真的以为世人皆如此,实际上,还有更多读书人是把义放在最重要的地方。

文天祥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南宋末年,面对元军,国家存亡之际,一介书生文天祥散尽家财,组织起一支力量抵抗外敌。

即使在南宋灭亡后,他依然坚持抵抗,直到最后被俘。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文天祥的坚贞不屈和高尚气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无数后人。

后面的这样的读书人还有王阳明、曾国藩、毛泽东等等,善恶的终极之道就是让他们敢于坚持中华文化中重视仁义道德和国家大义的价值观。这些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无有恐怖 » 有善有恶,有凡有圣:读《大学》这种四书经典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用?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老李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老李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FIRE!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